吉隆坡出差新知見聞

在KL 的華人大都是會說’廣東話’, 在檳城(PENANG) 或其他地方的華人則主要說華語(即普通話), 或其他方語, 例如福州話、潮州話。但他們都用語和我們香港是有差別的。在用字上,有以下例子:

1. 落雨是說’落水’

2. 涷水是說’雪水’

3  錢的單位是’溝'(音),例如 $6.2 是說’六溝二’

4. 禮拜一只說’拜一’

5. 詢問語句中的’無’字是放在句未,如句子’有無時間?’會說’有時間無?’; 問’食咗飯未?’ 是說’食咗飯無’?

6. 不是所有華人都懂得漢字,除了少數是畢業於私立的華語學校例外。

馬來西亞是一個多種族國家。馬拉人口比例幾年前是大概6成馬拉人,2成半華人及1成印度人或其他。今天馬拉人的比例已升到7成,這是因為馬拉人的生育率較其他民族高。有趣的是,馬拉人(MALAY) 其實跟華人一樣是外來人口。他們的袓先是源自印尼,在13世紀遷移到馬拉的印尼人。真正的本土人(Indigenous)其實是Orang Asal。這些土著雖然在憲法上賦與某些特權,但事實上他們在社會上處於邊緣地位。很多土著仍是住在郊區簡陋木屋。另一方面,政府在政策上給予馬拉人得多特別優惠,理由是當地的華人和印度人較馬拉為富有。這些特殊政策例如有國立大學要收錄一定比例的馬拉為學生。而由於華人普遍讀書成績較好,所以華人入大學所要求的成績要求變相較馬拉人為高。除了學校,私營公司都要聘請一定數量的馬拉人為員工的。

在飲食方面,馬來西亞的菜色多樣,主要是混合了中國、印度和穆斯林的菜式而成。到了馬來西亞,有很多飯品彧食品是應該一試的,例如:

1. 拉茶 TEH TARIK 。想要凍拉茶可叫teh tarik ice

2. 咖啡 kopi 尤其係怡保白咖啡 ipoh white coffee

3. 椰漿飯 NASI LEMAK,這是當地主食,一日三餐,無論早、午、晚都有得食。nasi lemark with chicken 好味得很!

4. 所有飲品都超甜、無論Kopi, Teh tarik, 都係非常的甜。不啫甜的記得要LESS SWEET。

最後一提:我們(或者只是我)有時因為潛在的大中國意識,不自覺得用上’中國人’來稱呼在馬來西亞的’華人’為’中國人’,他們 – 當地華人- 是不明所意的。對他們來說,來至中國(或大中華地區)的華人才是’中國人’,他們土生土張的是’華人’。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