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講武林掌故2

續前文

武當一炁五行門 

此派網上資料不多,我找到兩個我認為最具參考價值的資料。一是香港 武當一炁五行門武術總會 facebook 專頁,另外是一本名為《海陸奇葩》的刊物在網上的轉載文。

香港 武當一炁五行門武術總會 詳盡記載此門的源流 。一炁五行門係由浙江人  薛振玉(1889-1938)融合少林蛇形、形意、八卦及郝派太極等,加以道門內丹導引之術所開創的。他的女兒薛蕙蘭於抗戰時逃難至粵東海豐,傳此門技法予海豐田心鄉鄉長馬德新,其後馬德新南下香港定居,傳播此技與香港。

… … 幼學於少林名拳師楊小樓門下(楊小樓為宮庭殿內之傳藝名師,曾獻技於慈禧太后殿前),尤其精於少林蛇形和通臂拳。… … 

… … 1915年初薛氏離開武當,慕當時太極內家高手郝為真之名,遂於機緣下於友人荐介,並得拜在其門下,及後隨郝氏習太極拳達四年… … 

… 1913年薛氏往武當山訪道,拜會當時之全山總道徐本善道人,得其傳授武當八卦掌及道門吐納之術。1927年因其妻身故,同年薛氏攜女再訪武當,並得徐本善道人再傳予武當形意拳法… … 

這引起我的興趣做一番人物考據的功夫:

楊小樓

楊小樓(1878-1938) 安徽人,京劇武生宗师,武戏文唱,始于其人。在当时和梅兰芳余叔岩并称为“三贤”。在杨小楼与莲花山一文中記有

著名编剧翁偶虹先生写过一篇《杨小楼的做、表》(刊《戏剧论丛》1982年第1、2期),文中说:“熟悉杨小楼的人,都说他是八卦门的优秀拳客 … …. 凡通臂、少林、八卦,杨小楼无不精熟

http://www.douban.com/note/497861961/

京剧老照片(第一辑)》中曾述及,杨小楼出科后曾在白云观道士高峒元介绍下向八卦掌初代传人程廷华(眼睛程)学八卦掌,并习练终身,后世长靠武生的“用腰”、“拧靠”都与杨的八卦掌修为不无关系。

http://www.cntjq.net/article-3294-1.html

一九二八年,我父亲陈发科应陈照丕哥的邀请来北京(那时叫北平)传授陈氏太极拳,当时北京的武术爱好者知道后,对我父亲的到来深表欢迎,纷纷前来求教,其中还有武术界知名人士如许禹生、李剑华、刘慕三以及戏剧界武生宗师杨小楼等。

以上各條引文可見楊小樓精熟少林和通臂拳是可信的。但我找不到任何佐證楊小樓傳薛振玉通臂拳一說。

郝为真 (1849-1920) 是太極拳重要的傳承者,尤其是對武式太極拳的推廣,尤為重要。他比薛振玉年長40年,所以薛氏曾跟郝为真學拳亦不出奇。

徐本善(1860-1932) 全真龍門派正宗第十五代弟子

http://www.wdgf.com.cn/new.php?nid=2232

1927年前往武当山访道,与武当山道长徐本善比武紫霄宫,后结为道友,交换了武艺,傅剑秋将形意拳教给了徐本善道长… …  徐本善道长,根据傅剑秋先生所传拳艺授于门人,遂形成武当山中形意拳一支。… … 武当派中之形意拳应始于1927年

若這個文章內容屬實,徐本善在1927年才得形意拳於傅剑秋,他同年即傳予薛氏,這個似乎有點趕……

總括而言,武當一炁五行門給我的感覺是一門踏實的門派,沒有托古或傳說的神仙授拳,清楚描述其開山祖師的問道求藝的經歷,師承都是近代人物。箇中內容,門外人相信與否,並不重要。但對掌握更多史料的門人,做一些考究推敲的工夫,一為興趣,二為武術考古出一分力,亦是對門派的貢獻!

Source: 財政司司長 – 我的網誌 – 如水一樣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